在近半年偏向熊市的市況当中,许多人将元凶直指风投机构(VC)。他们说他们投了太多高估值又无实际应用的基础建设,代币解锁又无价值支撑,认为他们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让市场恶化。这点我们或许可以从币安上币的趋势看出端倪,今年六月币安才因为连续上了数个高估值VC币而被社群诟病,近期的币安却连续上了许多TON区块链相关、迷因代币,显见市场对币种的喜好已经出现改变。
为风投机构正名,优质风投不会每天在推特求关注
KOL鼓噪情绪,VC可能坏但没他们说的那么坏
尽管大部分社群因此唾弃风投机构,认为他们就是画大饼给二级市场接盘。
但知名风投机构Placeholder的共同创办人Chris Burniske
却挺身为风投机构正名
,直指社群看到的往往是“伪风投”,因为在加密货币产业许多真正优质的风投机构并不活跃于推特等社群软件。
至于何谓优质的风投机构呢?他说优质的风投机构会让新创在不承担债务或不需要自备启动资金的情况下进行创新。优质风投机构会帮助新创在背景、能力或经验等部分进步。
他也表示真正的问题在于,优质的风投机构往往会被伪风投抹黑。这些伪风投只想进入私人市场并加速获取流动性,不会为新创提供任何实质帮助,他们只在乎最大化自己收益。Chris Burniske严正的要求大众不要将两者混为一谈。
Chris Burniske表示他口中的伪风投不受新创尊重,而且他们通常难以维持长时间的经营,也没什么实质影响力,因为它们不提供任何价值(或负面价值)。
不过社群往往难以从推特上得到这些业内资讯,因此他们会把优质风投与伪风投混为一谈,并指责他们破坏市场。
Chris Burniske表示:“‘责怪风投机构’很典型,这显示人们对优质风投了解甚少,而且这种叙述往往是由那些最故意误导观众的人煽动的。”
筆者同意这个部分,在六月份市场转熊时,确实冒出许多KOL在推特上用最激动的字眼指责风投机构。但筆者认为,事情往往不完全偏向某个极端。尽管广义的风投机构确实为市场创造了蛮大的问题,但产业的进步离不开这些风投机构为早期新创提供资源,那些将群众推向极端的KOL或多或少都是在吸引群众情绪。
而我们也能看到如a16z等风投机构,具备
加密新创加速器
,不仅仅是提供资金,而是提供其他技术、经营上的帮助。或许所谓“责怪风投机构”风潮为产业带来的正面影响,正是让仅为投机的劣质风投逐渐被淘汰。
Placeholder
VC币
风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