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研究公司 SemiAnalysis 首席分析师 Dylan Patel 于 8/19 受邀 a16z 专访时,针对 OpenAI 最新推出的 GPT-5 发表看法
外界多半以为 GPT-5 会是 AI 又一次的重大突破,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经济版本」。这次 GPT-5 核心在于成本控管与商业模式转型。从推理时间缩短、Router 分流机制到开始探索免费用户的变现策略。在 Patel 看来这一系列看似技术性的调整,实际上正重新定义整个 AI 产业的营收逻辑与竞争局势。
GPT-5 效率提升背后的算力节约策略
Patel 指出,GPT-5 在确实比 GPT-4.5 进步,但并未达到外界预期的突破性表现,基本上,模型规模也维持不变。最大的差异在于推理效率的速度有大幅提升,早期的 O1、O3 模型常常需要 30、40 秒才能完成一次「思考」,但 GPT-5 即便开启 Thinking 模式,也只需要 5 到 10 秒。这种效率更高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出 OpenAI 在单次回应上投入更少算力的精明策略。
Router 机制:AI 帮你分流,省下算力成本
Patel 表示,OpenAI 其中一个关键创新是引入「分流机制」(Router),也就是 GPT-5 会自动判断问题该由哪个模型处理。他举例:
假设是「天空为什么是蓝色」这种问题,会交由 Mini 处理。
而问到「帮我寻找最好的民事律师」等决策问题,交由 Thinking 处理。
而当用户超出配额时,系统还会自动降级使用较小模型。这套机制让 OpenAI 能精准控制每一分算力投入,在服务器高负载时更能灵活调配资源。
免费用户也能变现,任务导购抽成
Patel 认为 GPT-5 最具颠覆性的创新,就是「免费用户变现策略」的突破。他表示,OpenAI 放弃传统广告模式,转而采用任务代理 (Agent) 抽成机制。他举例:
假设用户要求「帮我订礼拜四去纽约的机票」,AI 会直接整合航班资料接着交易,再从中抽成。
用户询问「最好的民事律师」,AI 会对比法院记录并协助预约,同样产生收益。这种转变,让免费用户虽然不需要支付订阅费,但他们的消费决策却能成为 OpenAI 的新收入来源。
成本与智慧平衡,AI 战场已转向
Patel 强调,GPT-5 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型版本」。OpenAI 在发布时,同步提高了用户的速率限制与可用的字符 (Token) 配额,这显示出背后的运算成本已经下降。这表示 AI 模型业者的竞争,已经不再只是比谁的模型最聪明,而是比谁能在智慧与成本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
Patel 特别指出,像 Anthropic、Cursor 等竞争者,就因为成本过高而不得不改变计费方式,甚至限制用户每小时的字符上限,凸显整个产业已经进入算力经济战。
OpenAI 靠交易抽成赚钱就能大赚
在访谈最后,Patel 直言 OpenAI 如果想真的大赚一波,关键在于让用户能直接在 ChatGPT 上绑定信用卡,并授权 AI 帮忙处理各种购物、订票或各种交易任务。这么一来,每笔交易都能抽成,而 OpenAI 也能放心在高价值问题上投入大量算力,确保服务品质,同时从中获利。他认为这才是 GPT-5 的真正转折点,不只是模型更新,而是运营模式的全面升级。
终极变现蓝图,交易抽成的商业闭环
Patel 最后点出了 OpenAI 的终极获利策略,也就是让用户在 ChatGPT 直接绑定信用卡,授权 AI 处理购物、订票等类交易任务。这将建立完整的商业闭环,也就是每笔交易都能抽成,OpenAI 也能放心在高价值问题上投入充足算力以确保服务品质。在他看来,这才是 GPT-5 的真正意义: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运营模式的全面重构。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