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府针对日益增加的虚拟资产交易问题,已经与相关部门达成一致,将通过修订洗钱防制法和引入新的监管措施来强化对这一行业的管理。这包括实施登记制度,并设立更严格的资本和资安要求,并对未经登记营业的业者实行刑事责任。
【强化监管,首先改变登记制度】
比较不同国家的资本门槛
台大教授杨岳平:短期修订反洗规范,长期应设专法
警示账户与打击诈骗新战略
人头户条款的实施与影响
据报道,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金管会)与法务部已共同决定,在专门法律制定完成之前,先行修改现行的洗钱防制法。此次修法的一大变革是将虚拟资产业者的管理从原本的宽松监督,改为必须符合特定资本和资安标准的登记制。这意味着只有达到政府规定标准的业者才能合法营业,违者将面临刑事处罚而非仅是罚款。
【国际上,实施类似监管措施的国家多采取不同的资本门槛。例如,日本和香港的门槛分别是1000万日元和500万港币,而欧盟则依业务类型设置不同的门槛,范围从5万欧元到15万欧元不等。】
台大法学院副教授杨岳平,曾提出建议针对中长期策略应考虑设立专门法律。短期内则可以考虑修改现行的洗钱防治法,以应对政治与立法成本的现实。他建议在现有的洗钱防治框架下,清晰规定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VASP)的牌照制度,包括取得牌照的具体条件和必须遵守的规范,若违规则废除其牌照。此外,配合自律规范可使执行更为严谨。
【楊岳平指出,根据防制洗钱金融行动工作组织(FATF)的规定,VASP必须进行登记或申请许可,并遵守相关洗钱防治规定。他提到不同国家的实施方式不一,例如英国与香港采用洗钱防治牌照,而新加坡和日本则发放特种支付机构牌照。韩国则在修法后,从洗钱防治牌照转为发放类似欧盟的新型金融许可。】
为了有效打击诈骗和洗钱活动,政府不仅加强法规,还计划引入类似银行系统的“警示账户”规范。在这些规范下,一旦发现涉及诈骗的异常账户,业者可以将其冻结,从而降低受害者损失。此外,去年通过的修法也新增了对所谓的“人头户”的规定,进一步防止这些账户被用于非法目的。
自3月1日起,新的人头户条款正式生效。这些条款主要针对金融机构和虚拟资产账户,旨在限制这些账户的日常使用,如每日转账和提现上限,并在必要时可以关闭账户。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非法活动并提高整体金融安全。
随着政府继续推进这些监管措施,业界和公众对于虚拟资产交易的安全和透明度有了更高的期待。这不仅显示了台湾在金融科技领域的进步,也强调了在现代经济中对于高标准监管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