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市场历经动荡,许多协议采取代币回购作为稳定币价的对策。然而,Messari 分析师与社群观点指出,回购仅是辅助手段,并非长久之计。
回购不是万灵丹:Messari 分析两大风险
Messari 分析师 Monk 昨日发推直言,程式化的代币回购并不能有效阻止币价下跌,反而可能导致资本错置。他列出两大问题:“
牛市中高价回购导致现金耗损”、“
熊市中则因资金短缺失去创新弹性”:
RAY, GMX, GNS and SNX have programmatically bought back millions in tokens which are now worth way below cost.
This is the programmatic token buyback fallacy:
1. Irrelevant to price action which is driven by revenue growth and narrative formation.
2. When revenues are strong…https://t.co/c16eICFJPLpic.twitter.com/4G6wBFHcgF
— MONK (@defi_monk)March 20, 2025
他指出,回购与叙事驱动的价格走势无关,这种做法反而导致了资本配置的低效率:
协议应专注于增长与实用性,并优先考虑以稳定币或主要货币形式回馈价值,如 veAERO 或 BananaGun 的模式。
Monk 在 Messari 上同步发布的报告指出,即使如 RAY、GMX、GNS、SNX 等代币实施回购,价格依然重挫,凸显回购无法撑起币价的事实。
正如其中一位用户的评论:“
单纯的回购并不能拯救代币,它们只是一种工具,而非解决方案。”
可持续的价值来自真正的实用性与协议收入。这些图表表明了为什么基本面比财务工程更重要。应专注于建设,而非临时补救措施。
(DeFi 巨头的十字路口:Uniswap 1.65 亿美元提案惹议,是激励还是浪费?)
回顾 Aave 的百万美元回购计划、Maker (Sky) 的启动烧毁机制
近日,Aave 正准备进行每周 100 万美元的回购计划,通过其 Aavenomics 治理机制将收入用于回购并分配给质押者,意图提振代币价格。然而,实际成效不彰,AAVE 代币 90 天内下跌了 55%,30 天内下跌 30.6%。
新版的 Aavenomics 获得了 Aave DAO 的压倒性支持
另外,自 2023 年 8 月起,Make (现更名为Sky) 便通过其“智能烧毁引擎 (Smart Burn Engine)”利用多余的 DAI 回购并烧毁 MKR,强化 DAI 与美元挂钩的稳定性。
即便此事当时促成了 MKR 至 2024 年 1 月约 224% 的涨幅,但据当时高点现已跌逾 70%,显示长期价值仍受限于协议成长与市场气氛。
Monk 对此警告,即便回购推升需求,但若缺乏收入增长与利好叙事,依然难以支撑价格:
若在市场转弱甚至低迷时花费储备进行回购,更可能导致协议无力进行产品创新或应对潜在的危机,凸显出回购对币价支撑的短期效应与长期风险。
(Sky 创办人提案:加入代币通缩模型,14 号决定是否恢复 MKR 名称)
建设才是关键:应追求长期价值创造
即便 Aave 与 Maker 的案例,目前还无法断言能否印证 Monk 的核心观点,但确实能作为未来有意进行回购计划协议的重要参考依据:
代币回购虽有短期效果,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协议若无持续收入、明确叙事与创新动能,回购最终只是资源浪费。
Monk 建议,应以策略性方式分配资源,并重视稳定币形式的价值回馈,避免陷入无止境的浪费循环。 这或许才是能穿越牛熊、走向长期成功的根本之道。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