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早安财经》近期出版了由彭博调查记者 Zeke Faux 撰写的新书《币涨无疑》(Number Go Up)。2022年,他抱着怀疑访问了当时的币圈金童 SBF(已倒闭交易所 FTX 创办人),因此开启了好奇心,展开一段币圈调查之旅。他想知道,币圈究竟是不是他隐隐感受到的“史诗级庞氏骗局”,究竟他得到的答案是什么呢?《币涨无疑》所怀疑的币圈百态,可能也是你进入这个领域所担心的事情吧!
(填表参加抽书活动,2/24截止)
书摘:《我觉得很扯,没想到实际上更扯》
巴哈马拿骚
二○二二年二月十七日
“我不会骗你。”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简称SBF)对我说。
这句话,就是在骗!
当时我们在他巴哈马办公室里,我把椅子拉到他桌边,启动录音机。我是彭博社(Bloomberg)的调查记者,公司派我飞来采访这位全球加密狂潮的关键人物。
SBF盯着眼前六台屏幕,一边看emails一边告诉我,关于加密货币,他会对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富比士》(Forbes)才刚宣布他是全球三十岁以下的首富,但他看起来像个图书馆里通宵K书后被摇醒的学生,一身邋里邋遢,没穿鞋子,穿着蓝色短裤与灰色T恤,T恤上印着他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字样。他那爆炸头被耳机压得歪七扭八,像只剃毛剃到一半的绵羊。他桌上有一包打开的鹰嘴豆咖喱,那是他昨天的午餐。
我原本的计划是写一篇人物报道,让大家认识这位币圈金童。这个年仅二十九岁的年轻人,似乎已经预见了货币的未来。他崛起的速度极快,所以当他说FTX有朝一日会主宰华尔街时,大家都觉得很有可能。他的身价至少有两百亿美元,但他宣称,自己赚钱只是为了把所有的财富都捐出去。他开的是丰田Corolla汽车,喜欢睡在办公室的懒骨头上,我可以看到,那懒骨头就放在他办公桌旁边。
这是个令人难以抗拒的故事。问题是,它根本是假的。当媒体、政治人物、创投业者、投资银行家盛赞他是乐善好施的金童——相当于数字时代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或J.P.摩根(J. P. Morgan)——时,他正偷偷挪用客户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挥霍在糟糕的交易、找名人代言,以及,像毒贩在洗钱似的,大手笔买进小岛上的房地产。
我很想告诉你们,是我揭露了这一切,是我这个英勇的调查记者,拆穿了这个史上最大的骗局,但很遗憾,我和其他人一样都被骗了。我坐在继伯纳·马多夫(Bernie Madoff)之后最大的骗子身边,可以清楚看到他的emails、公司内部聊天内容与交易记录,但我还是不知道他在搞什么鬼。
“对我来说,把事情解释清楚是我现在最想做的事。”SBF一边说,一边狂抖着那双穿着短袜的脚,“你可以把我当成你的消息来源。”
“我明白。”我对他说,亲切地点点头。
这是一台被动过手脚的大型吃角子老虎机,快来玩!
我当然有很多疑问。打从开始研究币圈的那天起,我就看到一堆警讯。这些公司为什么要把总部设在恶名昭彰的离岸监管天堂?那些名不见经传的阿猫阿狗虚拟货币, purportedly 价值数百亿美元,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会不会是导致未来金融动荡的肇因?这一切,都是骗局吗?
就在我造访SBF在巴哈马小岛上所打造的帝国时,金融界的理性逻辑已经瓦解。几乎没有人知道加密货币是用来干什么的,连那些所谓的专家也无法解释。大家根本搞不清楚,为什么许多虚拟货币会有价值。但从二○二○到二二年初,比特币(Bitcoin)和其他数百种次要货币的价格持续飙涨,而且很多货币的名字都很可笑,例如狗狗币(Dogecoin)、索拉纳币(Solana)、波卡币(Polkadot)、滑顺爱情魔药币(Smooth Love Potion)。
加密货币的拥护者宣称,他们是一场革命的先锋,这场革命,将会带来金融民主化,并为相信加密货币的人带来世世代代的财富。不停飙涨的行情,淹没了质疑的声音。一个个难以理解的术语,诸如区块链(Blockchain)、去中心化金融(DeFi)、Web3、元宇宙(metaverse)等等,如今无所不在。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不重要,报纸、电视、社交媒体照样放送着各种靠这些玩意儿一夕发财的故事。
加密货币就像一台被动过手脚的大型吃角子老虎机,几乎每次拉霸都能赚钱。全世界有好几亿人受到诱惑,都知道有人海捞一票发了大财,相信着只要有更多人继续买进,价格就会涨更高。
然而,现实世界并没有因为这一切而开始改用加密货币。没有人剪掉信用卡、关掉银行账户、不再用现金,转而使用卡尔达诺币(Cardano)之类的加密货币。只见那些推销者、狂热者、投机者及彻头彻尾的骗子都发财了,变得极其富有。他们有钱到令人难以置信、无法想象、不可思议。
SBF告诉我,他的FTX同事中,已经有五位是亿万富翁,这还只是其中一家加密货币公司而已。另一家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的创办人赵长鹏(简称CZ),已经有约九百六十亿美元的身价。这些数字如此庞大,就连最荒谬的加密货币妄想听起来也显得合理,看起来,加密货币上涨是挡不住的趋势。
当然,是涨到纸牌屋崩塌为止。
赌徒、程序设计师、炒作者与亿万富翁
这是一场史上最疯狂的金融行情。刚开始,我打算深入调查的是泰达币(Tether,主要功能是扮演加密产业的银行),没想到后来演变成一场为期两年的旅程,从曼哈顿延伸到迈阿密,再到瑞士、意大利、巴哈马、萨尔瓦多及菲律宾。这本书是根据我对币圈不同阶层人士所进行的数百次采访撰写而成,其中有赌徒、程序设计师、炒作者与亿万富翁。我在狂潮巅峰期间去过他们的游艇与派对,也在政府展开调查时造访过他们的藏身之处。
打从一开始,我就觉得加密货币很扯,没想到事实证明,它比我想象的更扯。过去从来没有那么多的财富,是靠如此薄弱的概念创造出来的。真正让我震惊的,倒不是那些搞加密货币的人有多肤浅,而是他们给世界带来的毁灭性后果。调查旅程的尾声,我来到了柬埔寨,追查加密货币如何助长中国诈骗集团贩运人口。
二○二一年十一月,加密狂潮接近巅峰时,我向出版社提出写这本书的构想。当时我预测,加密货币很快就会崩盘,而我将是这场灾难的记录者。三个月后,我坐在SBF在巴哈马的办公室里,从他那头蓬乱的爆炸头后面看着他的电脑屏幕,竟浑然不觉在我眼前上演中的巨大骗局。事实上,当时的我甚至担心,我可能永远也搞不清楚加密货币狂潮背后的秘密。
但我仍然十分确定,这个规模庞大的加密货币市场本质上是一个类似老鼠会的金字塔式骗局,只是还没有爆。整个产业正蓬勃发展,而且很有可能在我截稿后还一直涨。或许,加密货币会继续吸引更多追随者,涨势再也挡不住。这本书的结局会怎样,我也不知道。
在和SBF相处几个小时后,我决定开门见山地提出我的疑问:泰达币声称是安全的加密银行,是加密货币的支柱,但我认为那可能是一场骗局,会拖垮整个产业。
SBF说,我错了。加密货币不是骗局,泰达币也不是,但他也不认为我的问题冒犯了他。他说他完全理解我的想法,接着他做了一件当时我并不觉得奇怪的事,但如今回想起来,我不禁怀疑他是否在对我暗示什么。
我试图进一步解释时,SBF打断了我的话,用快要笑出来的语气说:“你是不是觉得如果答案是‘哇靠!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庞氏骗局(Ponzi scheme)’会更劲爆,对吧?”
嗯,就是。
风险提示
加密货币投资具有高度风险,其价格可能波动剧烈,您可能损失全部本金。请谨慎评估风险。